悲傷是屬於一個人當至親離世隨著時間逐漸形成的自然壓力反應。通常大部分的人藉由適當的協助都能在沒有臨床干預的情況下調適至親離開我們的事實。雖然悲傷的情緒有高低起伏,但普遍大約6至12個月內在心態上就能釋懷接受;也就是說悲傷的情緒反應會因文化、宗教、個人面對的方式與輔導系統、失落的本質與死者關係而有所不同。

取決於症狀的嚴重性及持續時間,悲傷可能變得劇烈或長久持續而間接導致過度憂傷或造成身體重要機能損傷;且自然悲傷在這個時候便可能發展成長期悲傷障礙症(延續性哀傷)。

如何協助病患調適至親離世後的生活作息

臨床醫師和其他醫療照護工作者對於病患在至親離世後,可提供一些重要的方式來協助病患梳理悲傷並重新適應全新生活。

首先要說重要的是讓悲傷成為常態化的過程 – 調適重要的人離世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改變。關鍵步驟在於認同文化意義可緩解人們經歷的痛苦和苦楚,包含如何詮釋我們的生活、迫近死亡及尊嚴的概念。注重與個人(和家庭)文化背景及精神和/或宗教偏好有關聯的價值觀、信仰和實踐極其重要,其能在感到悲傷期間提供有意義的情緒支援。臨床醫師藉由此觀點能協助病患用建設性的方式來認同及深思悲傷;若想更瞭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面對至親離世和悲傷情緒則可參閱認證合格的悲傷情緒諮商師Alejandra Vasquez博士撰寫的概要資訊

其次是適時提供有關悲傷常見的症狀的資訊來幫助病患瞭解這些都是正常反應。讓病患知道至親離世後感到衝擊、難分難捨和情緒苦楚是悲傷過程中很常見的過程。悲傷的症狀(在心理、行為和生理上)強度會隨時間而改變,通常在像是生日、假期、逝世週年紀念等時刻或偶爾想起這個人的一段經歷或臨終逝世的狀況時的症狀就會加劇。試著協助病患接納這些情緒的變化無論是悲哀到氣憤再到欣喜和各種感受,特別是處於悲傷情緒時能放過自己。

第三點是通常悲傷的過程是隨著時間逐漸接受至親已離世及調適沒有逝者的生活且從中坦誠面對悲傷過程無法預測也不會一次就突然發生。我們可協助病患深思自己的行為與想法來找出可能產生的調適不佳(例如過度的反事實思維或憂慮未來、迴避過去與未來及強迫自己要接近逝者)都能釋懷悲傷的情緒。

當自然的悲傷反應變成長期悲傷障礙症

對於病患的悲傷反應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超出個人的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時則應考慮轉診至精神科來進一步篩查確認是否罹患長期悲傷障礙症(延續性哀傷)

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修訂版(DSM-5-TR)將失去親人的成年人連續12個月以上和失去親人的兒童連續6個月以上所產生的特定症狀視為長期悲傷障礙症(延續性哀傷)。這些症狀特別在最後1個月或更長的期間內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並達到屬於臨床相當重要的程度,其症狀包含:

  • 當一個人對離世至親有著強烈的思念或深陷在各種喪慟的思緒和悲傷回憶。
  • 至少會出現下列三種情況:
    • 自我認同崩潰(就好像是感覺一部分的自己已死)
    • 對於死亡這件事產生強烈的懷疑且無法相信
    • 避開任何會提醒自己失去至親的回憶
    • 會有強烈情緒反應像是憤怒、悲慟、苦楚
    • 重新回歸生活出現困難像是社交障礙、很難培養興趣或無法計劃未來
    • 感知與情緒處於麻木狀態
    • 感覺人生失去意義
    • 強烈的孤(單)獨感或跟他人無法產生連結

如果病患在特定期間內經歷過這些症狀且其他的精神疾病(例如重度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廣泛性焦慮症或物質使用疾患)也無法更好分析說明這些症狀時則可能需要診斷為長期悲傷障礙症(延續性哀傷)。

長期悲傷障礙症(延續性哀傷)的相關危險因子包含喪慟前的因素,例如先前就存在的心理創傷、先前至親逝去、生理健康不佳、至親突然往生或對於身邊親人往生毫無準備、對逝者產生喪慟不安全依附的狀況和其他各種因素。往生時或往生後的危險因子則包含調適不佳的依賴、面對有關家庭方面的挑戰、有限的資源、對死亡情況瞭解不夠、深陷在各種強烈的喪慟情緒和自然悲傷過程受到干擾。

協助病患瞭解悲傷情緒反應的範圍可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與他們共同尋求適當的輔導醫療支援可調適喪慟悲傷及預防罹患長期悲傷障礙症(延續性哀傷)。

關於病患相關資訊可參閱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悲傷逝去與喪慟資源講義和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面對逝去資源講義。